油菜籽 2006年2月08日
[彩虹之约]http://www.bbsland.com
对于一个生活在北美的基督徒而言,中国大陆的教会总有一层神秘感.在主日里,偶尔会有牧师报告在内地宣教情形,他们在艰辛环境中训练同工,与他们同吃同住,共同祷告经历神的同在;会众听来,为他们的献上而感动,也为那里的属灵情形担忧.七,八年前,教会中的一个姐妹回云南探亲,带回来当地教会的信息:全新的教堂,拥挤的人群,和她在那里作的见证.海外大多数的宣教机构,最多的是从韩国而来的, 在内地的各个角落都有宣教士以不同的方法进行宣教工作.他们接触的对象大都为地下教会,或称作家庭教会.即使从一,二人传起,等人数渐渐增多的时候,也会发展成为地下教会.然而,中国地下教会的发展令人担忧:信徒得不到充足的灵粮,虽数目庞大,却有很大一部分是乡间妇女,因教育程度的限制,对圣经的基本信仰不清楚,不容易分辨真理和异端.至于“地上”教会,即三自教会,从北美有限的书籍和流传的看法中,充斥着对她过去历史的批判,与她在政治权利下生存的鄙视.中国大陆并存的地下教会和三自教会的独特现象是神的祝福还是诅咒?若三自教会已是名声扫地,为什么教堂主日每每座无虚席?难道大量的国内基督徒又被洗脑了吗?作为一个对福音在中国有负担的基督徒,对那片土地充满爱心的人,我不满足于面前的表象所能提供的答案,于是,亲身经历也就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了.
走进北京路陕西路口的怀仁堂,时间刚过早晨8:30.姨夫用教会的停车证去停车的时候, 我们已经走了进去.教堂内部建筑看上去像个礼堂, 上下共有约七,八百个位子上只有少于1/4 的还空着.本来从网上找到的敬拜时间是9:00, 我惊讶已有那么多人已经安静地坐好.人们络绎不绝地进来,有年长的,年少的,有残疾人,还偶尔看到一个西方人.当我们刚刚坐定的时候,已经开始唱诗了.我开始还责怪网上的时间不对,并庆幸我们来的早,回来才知道这是中国教会的特点:教唱诗.前方几个巨大的投影屏幕上打出所唱的歌词,会众全神贯注跟着唱.我朝右边窗口望去,印有“祷告室”的房间隐约有人进出.姐夫进来了,说很远在大街上就听到教堂扩音喇叭所传出的歌声.
9:00 敬拜开始时, 里面已经没有位子了. 我想后来的人只好站在教堂外面了. 显然扩音喇叭正好派上用场. 领诗的弟兄带领唱同样的诗歌, 他的祷告简短有力. 诗班的献诗和声很美,只是过于专业,倒反而失去了亲切感. 接下来的长老所讲的一篇道是关于瞎子能看见的(路加福音十八:35-43). 那弟兄约五十来岁,黑黑瘦瘦,打扮整齐,声音洪亮. 他从瞎眼的看见讲到 “灵里的瞎眼”(约翰福音九:39-41), 然后讲到以利沙渴望追求灵里看见的故事(列王记下二:1-18).他在勉励信徒努力达到四个方面的要求时, 举例教会中的一个老执事遇到几重灾难的打击, 对神失去信心而祷告求死. 他谆谆告诫会众: 我们属灵的眼睛若瞎了,无论我们在教会中服侍多久, 在试炼面前必然跌倒, 皆因为我们看不见神的同在.
我是带着审慎分辨的心听完这篇讲道的, 却也被他的道激励. 敬拜过后,当我提出同他交谈的时候, 他欣然接收. 我们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在我的印象里, 长老一般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 而他显然是全职事奉的. 他的办公室在另一栋建筑物内, 很多青少年从里面出来, 像是主日学刚刚结束. 我们的谈话是从他讲道的一个例子开始的, 那也成了我与他谈话的主题:
“在我们中间有刚信主的弟兄听到别人告诉他: 三自教会不讲启示录, 你到我们这边来吧!” (当时会众一片哗然)下论断的人, 很明显是地下教会的. 当我十二年前听到福音的时候, 给我传福音的老夫妇也说过类似的话, (我是在家庭教会中开始认识神的) 我想他们决不会说慌. “谁说我们不讲启示录? 我今天本来准备用启示录中间的一段话的. 只是时间关系,没有讲成.”
我本来已经在图书馆里看到有些启示录的解经书籍, 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他的话. 三个星期后,当我回到北美教会时,我特意询问了一个曾经在南京三自教会作执事的弟兄. 他的回答是听说过去有些教会是如此行的,但从没有成文的规定.至于现在倒没有听说教会是禁止启示录讲道的.
当我问道三自教会与家庭教会的区别时, 长老的情绪顿时激动起来. 也许他意识到我想问他“官方”教会与家庭教会的区别,他把声音提了起来:我们自己都不承认你们所讲的三自教会(是官方教会的说法). 三自教会是自治,自养,自传. 我们不是政府的教会, 我们只是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 我们也很自由, 我们教会讲什么,政府不会来干涉. 我们教堂的翻修,花了很多的钱, 都是会众奉献的. 我们没有用政府一分钱. 宗教局规定教会应当登记, 在教堂里聚会. 至于家庭教会, 我们同他们没有来往.”
“无论怎样, 他们应当顺服地上的法律. 圣经上也是这样说的. 家庭教会出的事很多. 有人利用聚会敛财, 卷了钱而去. 现在外面的各种邪教也进来影响家庭教会, 像摩门教, 耶和华见证人, 等等. 所以, 无论是从家庭教会出来的, 还是非基督徒, 我们都叫他们来教堂聚会.”
三自教会的领袖丁光训主教也说过:“我们中国基督徒是独立自主的, 不仅独立于外国教会, 也独立于我国的人大, 政协, 政府和政党. 海外有人把进行三自爱国运动的中国教会说成是什么“官办教会”, 这是一种歪曲. 中国没有什么“官办教会”, 中国教会是中国基督徒自己办的.”
如若他们所说的, 三自教会是一个自主的, 独立的教会, 那么家庭教会的立场就有很大的疑问了. 然而, 中国教会自共和国成立后的五十年历史, 却充满了起伏与窘迫.
无可否认的是, 中国教会的早期发展, 与中华民族屈辱的百年历史成为两条并行的轨道. 自从反教义和团运动以后,各地的教会开始摆脱“洋教”之讥, 提倡“本身教会”. 这个责任就是“自理,自传,自养,”在经济上,行政上,工作上,都以中国信徒为主体. (沧桑与窘境, p7). 处于战乱中的中国早期教会, 在艰难的福音道路上, 渴望着一个强盛的,自主的中国, 许多人把对基督的爱同对祖国的爱紧紧地联系起来. 新中国的成立, 教会的 “自治,自传,自养”精神, 也与 “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把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文化侵略最后地,彻底地,永远地,全部地加以结束”相一致, 而 “三自宣言”也自然地加上了爱国主义的内涵. 同中国大地上此起彼伏的运动一样, 非常无奈的, “三自”基本上成了一个思想改造运动. 到文革以前, 三自教会可以说是 “家破人亡”, 在试炼中不放弃信仰的大都被收监,改造, 而很多的信徒实际上被迫放弃了信仰. 其余的信徒在逼迫中转入地下聚会. 现在出版的对文革前后二十年的大陆基督徒的见证, 是神羔羊的见证. 它在中国教会历史上, 是永远抹不去的刀痕.
“过去太左了, 现在不会这样了! 当时很多人信仰有问题, 那样的试炼对教会不一定是一件坏事.”长老如是说.我原本期望他会辩解, 却不料他讲出这样的话来. 如果这是三自教会的共识, 那的确是中国的福音.
欧洲教会将近两千年的历史, 教会在四百年前才开始自由健康发展. 相比较而言, 中国教会的发展, 也是近百年的历史. (这里不谈更早时候几次基督教进入中国的事.) 以人的罪性和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沉淀,基督教进入中国, 与国人是不可接受的. 神于是借着外族的手,来击打这块充满偶像,腐败,罪恶的土地, 又借着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铲除一切的偶像崇拜. 不符合人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破灭, 造成了这片饱经忧患的土地上灵魂的空虚, 也使基督的福音在中国迅速地传播开来. 人的灵魂对于真理的渴求, 使得有限的教堂人满为患. 怀仁堂注册基督徒为一万人, 聚会人数在五千人, 共有六个全职长老. 要牧养如此多的信徒, 他们可以说是日夜忙碌. 整个上海共有169 家教会, (似乎政府开始相信信耶稣对于社会的稳定有着极大的帮助, 也来自于不断增长的信徒的压力,) 在每一个新开发的乡镇就建立一座教堂,让基督徒去那里聚会. 就在我在上海期间, 杭州刚刚又有一座可容五千人的教堂建成.
“现在是传福音最好的时候,”长老充满喜悦地说. 我希望他说的是. 然而, 家庭教会与三自教会之间互不往来, 互相积怨的境况, 又使人担忧. 虽说这是神允许发生的事, 却不是神喜悦的事, 也因此成为大陆基督徒所面临的一个真正的挑战. 既然同是基督的身体, 为何又说 “我是属中国的”, “我是属基督的”?! (哥林多前书一:12) 试问这样的工程若被火试, 能否存得住?( 哥林多前书三:12-14) 若只在教会过交通生活, 基督徒的个人生活如何彰显神的荣耀?三自教会如何成了“独立于基督之外的身体?”另一方面, 信仰有了自由, 却缺乏信仰的根基, (“东方闪电”就是一个例证), 会同样损害基督的肢体. 其实, 三自教会与家庭教会有很强的互补性: 三自教会的教导比较纯正;家庭教会传道,属灵交通很有经验, 配搭在一起,再好也不过了. 三自教会的属灵长者应该为教会在过去的极左行为向家庭教会道歉, 并求神原谅, 同时亦祷告祈求掌权者让家庭教会有更多自由; 家庭教会的属灵长者应该多有一颗顺服地上掌权者的心, 在主的里面同三自教会联合; 双方为结党纷争之事向神忏悔,求主原谅. 大陆以外的华人教会因以神的事为念, 避免把政见分歧带入大陆教会的事工中间.
中国从未像现在这样经历高速的经济发展, 中国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开放. 人们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焦虑, 忙碌和迷失. 西方文化的冲击带进中国的除了对剩余价值的榨取, 剩下的只有情色. 而西方文化的精华, 衍生于灵魂中的基督信仰, 却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姑娘, 在这片巨大的禾场上羞于启齿. 基督的信仰, 也应当根植于华人的灵魂中.她代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众多空虚的心灵和失丧的灵魂. 而基督信仰一旦在这个国家生长, 而由此衍生的文化将使世界文明收益. 我们这些在主里的人若忽视这样的机会, 将是欠主的债了。